《潼川古城风云录》之(14)
邹 开 歧
国民政府笼络民心
贪得无厌自食苦果
抗日战争获得胜利之后,国民党已料定在后来国共两党的斗争中,自己不可能有回天之力。为了让自己有个喘息的机会,不得不采取一些笼络人心的措施。
1945年,颁布了“二五减租法”。
当时,农民租种地主的士地,必须交纳高额的租金。所谓“二五减租”,就是在原订应缴的租金中,减少百分之二十五。
“二五减租法”,其目的,是想给农民一些实惠,达到笼络人心之目的,却削弱了土地占有者的利益。在实施过程中,居然遇到了很多绕不开的麻烦。
四川省,不但拖延到1948年才开始实施,还大打折扣。根据省参议会第六次会议决议,减租分两年实施,第一年淢百分之十二点五,第二年再减百分之十二点五。省政府特别制发了《二五减租推行须知》。
三台县政府虽然紧跟着发了个《须知》,却又过了一年多不见行动。省政府不得不再次发文命令各地必须尽快办理农地减租工作,同时派督办员來三台县监督办理。
时任三台县伪县长的徐均良,迫不得已,才拟定了《三台县农地减租实施办法》分令各乡遵照办理。
政府口口声声要执行上级指示,土地占有者又不想减少俱得利益,租地的农民又担心乡、保一级的掌权者不彻底执行,反使主佃关系恶化。又因租额、押金多少不一
致,收租的方式又各不相同,就这么一个前期的登记工作居然还开展不下去。
尽管县政府调门唱得高,一再严令各乡、保、甲贯彻实施,可就是雷声大,雨点小,直到1949年11月,这个时候,中华人民共和国已于10月1日,在北京成立了。蒋介石已退至重庆,维持着朝不保夕的国民党政权。
为了收买人心的“二五减租”,在三台县仅有城关、真武等乡做了一些自欺欺人的表面文章。
国民党为了笼络人心,安抚百姓的“二五减租法”,从1945年,闹到1949年末,在三台,还只是一纸空文。
就这么一张纸,在执行过程中,却遭到了俱得利益者一一地主官僚的抵制。
抵制的结果,是自己把自己推向了灭亡之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国民党政府的消亡已成定局。、
龙门阵接到摆一一:
西峰工委聚民意
潼川古城迎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