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龙门阵》古郪道上的一颗明珠(2)
小村干大事 惊动省政府
邹 开 歧
俗话说得好,“是什么虫虫,钻什么木头”。“木匠钉箱箱、篾匠编筐筐、石匠錾石头,弹匠敲梆梆,泥水匠搬砖砌墙,货郎挑担走四方”。这就叫“上街赶场,各干一行”。
宋观庙村的人懂得起“七十二行,荘稼为王”。“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所有人类的衣食饭碗来自土地”。最讨人嫌,逗人恨的是摞荒土地的人。
整个三台县的布局为“南田北地东石头,西路没有草喂牛”。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作为剧团的谝剧去景福农村体验生活。嗨!真个是“山高水高”。三台南路虽然没有河流纵横,水源却相当充足。勿论半山坡上,凡是青山脚下,只要有人居住,房前屋后就有水塘一口,洗衣淘菜十分方便。池塘里,还能看到“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的诗情画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宋观庙村的乡亲父老,特別珍惜脚下的这方土地。男人们外出务工挣钱,女人们留守在家,孝敬父毌养儿育女,镇守大后方,种好责任田。我每次去宋观庙村,看到的是“满目青山遍绿野,山上山下好景色。地里荘稼真不孬,农民脸上多喜悦”。看不到摞荒的土地,满眼是成片的好荘稼。
宋观庙村的人,最懂得感恩。2018年2月11日,为了感恩让他们脱贫致富的各级领导、党政干部、进村投资和返乡创业的能人志士,举行了“百宴迎春”。
2020年7月27日,省委书记彭清华到宋观庙同村社干部及社员代表一起开坝坝会,调研如何做好“后半篇”文章。
这些年,绵阳市委书记、三台县委书记、县长都多次去宋观庙村进行调查硏究,为宋观庙村的“后半篇”文章出谋支招。
我常去宋观庙村,是因为这里有与时俱进的新农村画面。“扶贫攻坚”怎么“扶”,“新农村建设”怎么“建”,“乡村振兴” 咋个“振” ,当今的“农工文旅融合”怎么“融”,都有各自的看点。
宋观庙村的干部及父老乡亲怎么也没想到,他们干的这些事情,居然惊动了省政府。从2019年开始,宋观庙村就成了“堂屋里敲大锣一一名声在外” :
2019年11月,四川省2019年扶贫示范村名单出炉,宋观庙村榜上有名;
2019年12月,宋观庙村入选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
2021年1月,宋观庙村上榜2020年度四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
2021年10月,宋观庙村被确定为2021年四川省产业兴旺名村;
2021年11月,宋观庙村为四川省第二批乡村治理示范村。
龙门阵接到摆一一
宋观庙村走一圈 没有哪个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