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近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5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意见》,其中重点提及限制县城民用建筑高度。县城民用建筑高度要与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 现在,中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大家应该都有这样的经历,但凡是一二线或者是三四线城市,经过三四年的时间,故地重游时,就会发现城市面貌变化很大,尤其是一些CBD区域和城市中心位置,新的高楼大厦一座又一座的拔地而起。 以青岛为例,第一高楼《海天中心》369米新地标。青岛比较有名的几个摩天大楼就有281米的卓越世纪中心,254米的青岛国际航运中心,241米的青岛中银大厦,240米的万邦国际大厦,237.7米中铁青岛中心以及223米远雄国际广场等。似乎楼栋的高度代表了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城市地位似的。当然,不管是住宅还是商业综合体,高楼能够容纳更多的人员,减少了土地资源,最大化地利用了城市紧张的土地,开发商的利润也会最大化。 但是,高层住宅的居住体验感较差。高层住宅的公摊一般在20%~25%之间,而超高层的公摊面积可以达到30%左右,公摊面积压缩了消费者的实际居住空间。而且加大了消防救援难度,高层住宅还存在拆迁难的问题,在高层住宅老化之后,不仅设备维修难度增加,拆迁的可能性也降低了。 连续两年“限高令”,摩天大楼的历史或许会被终结!审批越来越严格! 《1》2000年,国家住建部、发改委联合发布消息:严格限制各地盲目规划建设超高层“摩天楼”,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各地因特殊情况确需建设的,应进行消防、抗震、节能等专项论证和严格审查,审查通过的还需上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复核,未通过论证、审查或复核的不得建设。各地新建100米以上建筑应充分论证、集中布局,严格执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批制度,与城市规模、空间尺度相适宜,与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中小城市要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县城住宅要以多层为主。 《2》县城新建住宅以6层为主,鼓励新建多层住宅安装电梯。县城新建住宅最高不超过18层。确需建设18层以上居住建筑的,应严格充分论证,并确保消防应急、市政配套设施等建设到位。加强50米以上公共建筑消防安全管理。 限高令的出台,让城市和县城的高层住宅变少了,未来各大城市继续建造高层住宅可能性变低,高层住宅减少将大大提升多层住宅的需求,尤其是许多县城,未来原则上不得再新建高层住宅。同时也限制了县城的建设密度和强度,“限高令”就压缩了县城住宅的新增面积和套数,也就压缩了楼市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同样一块地,不建设高层住宅的话,房屋的套数就会大大减少,利润也就会降低,直接导致了县城楼市增长空间受限,开发商面临的风险也增加了。 很多人说,盖的房子少了,利润降低,开发商可以通过提高房屋售价来增加缺失的利润。通过提价的手段弥补损失是无法成功实施的。大家应该都很清楚,县城的房价,目前来说就一些很虚高了,像我的老家安徽五线城市的县城区域,新房房价目前都在6000元左右了。再加上县城的人口流失越来越严重,购房客户群体已经大大减少。而且各地区的棚改已进入尾声,不像前期那样轰轰烈烈了,再没有以前那么多的拆迁户了,购房群体又少了一股有生力量。目前县城的房价,已经大大减少了成交量了,所以,提价增加房企利润的行为,只会让成交量雪上加霜,得不偿失。
因此,往长远来看,县城楼市的虚高房价续不了多久了,往后房价只能是缓慢回落,直至回归合理水平。国家控制房价的决心是不会动摇的,不管是趋之若鹜的一二线城市,还是人口流失严重的县城,不让房价上涨,回归合理水平,让老百姓居者有其屋,减轻购房压力,肯定是国家的长远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