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三台在线

搜索

下半年千万别乱买房,这些坑不要踩

[复制链接]
三台座山雕 发表于 2021-8-16 21: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在之前的文章中笔者一直强调,我国房地产的定位正在发生变化,买房的逻辑也要跟着变化。过去那种普涨狠涨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过去那种只要买就能赚的时代也一去不复返了。这话都快变成老生常谈了,但是实际上有很多人是不信的。


因为大家打开新闻,依然能看到某些城市的房价蹭蹭在涨,依然能看到某些城市的楼市非常火热。于是有些人觉得房子依然会涨,有些人则不想错过最后一班车。然而今年开年到现在的密集的调控,无不再告诉我们:反复是有的,但政府稳定楼市的决心更是有的!

不要买在高位,更不要逆大势而行!


01 上半年300多次调控告诉我们:这次真的不一样了!


据统计,今年1-7月,全国房地产调控合计高达352次,平均每天调控1.66次。而8月份过去刚一半,已经有十多个城市出台新调控政策。这个次数,这个频率,可谓严之又严。彰显着国家稳房价稳楼市的决心。


笔者简单给大家整理下调控的重点:


第一:二手房调控是重点。二手房的调控主要体现在价格管控上。监管二手房价格,其实就是在打击炒房。

第二:房地产金融监管是重点。从供给端的房企金融监管,到需求端的房贷限制。以及打击经营贷非法进入楼市。监管金融,其实就是在限制杠杆。房地产市场如果没了杠杆,那整个行业都没了源头活水。所以,金融监管是房地产调控的重点。


第三:购房资格限制。这几天打击假离婚,就是对购房资格限制的一个加强。除了假离婚,过去对社保年限落户年限等购房资格类的限制,都是逐步加强的。这个大家平时只要关注楼市调控,都能感觉到。例如房票,也是对购房资格的限制。这些其实都是为了打击炒房的。


第四:土地市场监管。土地市场是整个房地产产业链的大上游,土地价格是整个房产成本中的大头。各地特别是北京对土地市场的监管调控,值得大家注意。


第五:学区房。学区房把房子和教育捆绑在一起,造成了特殊的学区房高价格现象。有些城市的学区房,可以搞到十万一平。国家从去年开始就打击学区房,今年更是加大力度。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调控,这里就不一一回顾了。大家只需要知道一个事实就行,那就是:往年都是松紧轮着来的,今年是一直都紧,而且下半年大概率会一直紧下去,而且可能会越来越紧。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非要买房的话,一定要谨慎再谨慎,慎重再慎重。


02 下半年买房的几点建议:


第一:刚需自住仔细挑,投资升值尽量别


无论到什么时候,刚需自住都是该买就买,不过因为房地产市场的逻辑在发生变化,也需要仔细挑选,一些不合适的房子、不合适的城市,尽量不要去买。至于投资升值,还是要三思而后行,能别买就别买了。


第二:有些城市不适合买


那些调控特别严的,即使你想买,可能也不太好买了。所以要多看看那些调控还没那么多没那么严的。而这些调控不严的城市,也要注意。因为既然调控不严,说明楼市没那么火热,既然不火热,肯定是有其原因在的。

原则是:没有产业和经济支撑的不要买;人口净流出的不要买;离核心城市太远的谨慎买;近年价格上涨过快又没有支撑的不要买。


我们把中国的城市分成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是经济发展好、产业实力强大、人口净流入、房价一直上涨的城市。这些城市的房子一直都是调控的重点。想买这些城市的房子,难度是越来越大了。而且这些城市里的个别区域、地段,是有降价的风险的。


第二梯队是核心城市的辐射城市。例如核心城市群内的城市、核心都市的1小时交通圈辐射城市。这些城市本身经济可能没那么发达,但是因为离核心城市近,自身又有一些特色,将来长期看,问题是不大的。


第三梯队就是其它城市了。这些城市本身经济发展不行,又离核心城市远,长期来看,房价的支撑会越来越弱。而这类城市里,风险最大的是前几年因为货币化棚改等因素,房价猛涨过的城市,这些城市风险是非常大的;另外一些经济发展一般,潜力一般,但是房价也低,其实可以考虑考虑,适合手头预算不太足的,买一个自己的房子,用来生活。

第三:有些房子和户型谨慎买


没有经济支撑的城市的老城区的房子,尽量别买。以前还能指望拆迁,但是以后这样的好事越来越少了。老城区的房子,如果没有拆迁做利好的话,几乎是没啥优势,各种设施老化、居住体验不好。几乎都是有价无市。


公寓等尽量别买。当然,如果手头实在不宽裕,又想买个小户型公寓,有个自己的房子,其实还是可以买的。但是如果手头预算还宽裕,能别买公寓就别买了。


总之一句话:居住体验不好又不好卖的房子,能别买就别买了。以前很多人之所以买那些居住体验不好的房子,其实就是为了升值后卖掉,其实是投资甚至是投机行为。但是国家的政策对这类买房行为的限制越来越多了。以后买到这种居住体验不好的房子,别说升值,卖都不一定好卖了。

其实从“房住不炒”的逻辑来说,所有居住体验差的房子,其房价都不应该高。如果高,那肯定存在炒作因素。要么是为了拆迁,要么是为了学区,要么是为了击鼓传花。而这些因素被打击得特别厉害。


最后,未来房地产的逻辑就是分化。从市场的角度看:城市在分化、地段在分化、楼盘在分化;而从购买的家都来说,首套刚需、改善、投资,也在分化。不同的购房需求,需要考虑的因素也不同。理性买房、多关注本地的政策、多关注全国的楼市。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论坛元老

热门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