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三台在线

搜索

【峥嵘岁月】之一:挖花生

  [复制链接]
心田(蒋) 发表于 2023-8-5 00: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本帖最后由 心田(蒋) 于 2023-8-7 21:49 编辑

     心田的老家坐落在三台的南面,是典型的丘陵地区,坡地多水田少,是小麦、红苕、玉米、花生、油菜、棉花等旱地农作物的产地。小麦、玉米、红苕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口粮,而油菜花生棉花则是生产队最重要的经济来源,当然,这些也是上交国家公粮的必需品。既要考虑农民的温饱,还要交国家规定的公粮,合理安排这些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对当时的生产队长来说也是一门功课!

   花生对土质要求比较高,但浇水施肥等管理方面不像玉米棉花那般繁杂。记忆中那些坡上或者半坡上的沙地便成了种花生的上上之选地。

     七八十年代绝大多数农村都还在使用比较原始的耕作方式,更何况我们那种交通不便的丘陵地区,即便有机械化,也是无法施展的。犁地耕田,耕牛还可以帮忙,当时花生采用的还是满天星的种法,所以就只能百分之一百的人工操作了。

    我们把从地里收花生叫着“刨花生”。一个“刨”字就足以看出这是一道多么细致的活路。刨花生的工具也是特制的。二指多宽的小铁锹,装上长一尺多一点的柄,我们叫它“挖锹”。

记忆中一种叫“山东伏”的花生颗粒大,成熟较早,产量也不错,立秋后就可以刨了。不过,最爱的还是咱们四川本地的品种“天府花生”,虽然生长时间长点,个儿小,但肉质细腻,香味十足。

某个秋日的早上,东边的日头尚未升起,队长的声音便在半山腰响起:“今天刨半坡土的花生……”。吃过早饭,背上背篼,拿着挖锹和小板凳,婆婆客们上坡准备出工了。

“婆婆客”是我们那个地方对妇女的称呼,是尊敬还是别的含义我没有弄明白。刨花生坐在凳上干活,无需肩挑背磨下力气,细心点,手脚麻利点即可,是妇女的专利。

   大家先一起把花生藤拉掉,留下一两个妇女摘藤上的花生。其他十来个人,十来张小板凳一字排开,塌背、弯腰,开始刨起花生来。大家右手挖刨,左手捡拾,左右配合,忙个不停,边挖边向前移动。

手里的活不停,嘴上的话不空,于是东家长西家短地谈论着,偶尔一两句带颜色的笑话,惊得半山林中的鸟都飞了起来,这时“监工”开口了:“别只顾嘴上讲话,忘了手上打卦哦!”

花生属于“开口货”,怕有人趁机偷吃,所以劳动过程中管理严格,有专人看守(上学后,学了夏衍的《包身工》后,觉得他们跟文中的“拿摩温”差不多,呵呵)。小孩一律不许到正在刨花生的地里,担心有人“揩油”。晚上收工称好花生后,还要收查衣服口袋,防止有人私包中囊。

其实,管理再严格,也有伺机作案者。你瞧那机敏者,捻花生的左手一捏,粉红色的花生米弹了出来,一低头,借助衣襟掩饰,一个擦脸假动作,花生米早已进入口中。刚从地里刨出来的花生,汁多甜脆,润口润喉,据说还有养胃功效。一串"偷食"动作,神不知鬼不觉。

敢在众目睽睽之下偷食者绝对属于“艺高胆大”之人,绝大多数人是不敢尝试也不敢这样做的,倒不是有多高的素质,而是抓住了既要扣工分,还要开大会批斗呢。
20230805000601front2_0_13785_FqIGfS30oLcSQc4LrbdNqjoZHzDR.jpg
20230805000602front2_0_13785_FlAyIskPbSZXEJjyITd5rrpklRas.jpg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全部回复21 显示全部楼层
山的那边还是山 发表于 2023-8-5 09: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示羊人王 发表于 2023-8-5 09: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心田老师把当年的农村人生活叙述的很正确的,的确是这样朴实无华的农村人。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你我 发表于 2023-8-5 10: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的花生,是长藤花生,技蔓很长,蔓节上也有花生,花生满土都是,所以要刨。现在的花生品种是技干立长,只有脚下有花生,所以现在不须要刨,扯下来就是一窝花生。只把窝里清一下就可以了。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心田(蒋) 发表于 2023-8-5 11: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我 发表于 2023-8-5 10:55
过去的花生,是长藤花生,技蔓很长,蔓节上也有花生,花生满土都是,所以要刨。现在的花生品种是技干立长, ...

说得太对了!不过那个时候听说过一种叫鸡窝花生的品种!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心田(蒋) 发表于 2023-8-5 11: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我 发表于 2023-8-5 10:55
过去的花生,是长藤花生,技蔓很长,蔓节上也有花生,花生满土都是,所以要刨。现在的花生品种是技干立长, ...

老师也应该看见过刨花生这样的农村的农村生活吧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心田(蒋) 发表于 2023-8-5 11: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的支持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心田(蒋) 发表于 2023-8-5 11: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示羊人王 发表于 2023-8-5 09:59
心田老师把当年的农村人生活叙述的很正确的,的确是这样朴实无华的农村人。 ...

人王哥好!生产队刨花生那个时候,因为年龄小没有参加过,但时常听母亲说起,所以也是记忆犹新的!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冬天的雪丽丽 发表于 2023-8-5 12: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冬天的雪丽丽 发表于 2023-8-5 12: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论坛元老

热门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