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三台在线

搜索

《三台龙门阵》家风故事(11) 龙飞凤舞的传世密码之三

    [复制链接]
花生 发表于 2023-12-25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三台龙门阵》家风故事(11)

龙飞凤舞的传世密码之三

邹     开   歧


如神炒手,轰动京城

                     

满腹诗文和才华的萧龙友,原本在朝为官,且重权在握,多权在手,怎奈何报国无门,又不愿同流合污而弃官行医。


用民间的一句口头语来说,这叫“从米箩篼往糠箩篼里跳”。


萧龙友这个人,言语不多,行事稳重。一旦说话,绝非闲言碎语;一旦作事,绝非儿戏。


当他认准了自己不能“出所学以医国”,决定“行其术以医人”时,就决定在治病救人这条道上一走到底。


萧龙友弃官行医,集中精力研究医学,不断总结临床经验。他不仅攻读中医古书,还阅读当时最新翻译的西方医药书籍,结合自己的诊断,随时参照研究,这就是后来在医学界倡导的“中西医结合”


常言说得好,“酒好不怕巷子深”。


萧龙友医术精深,治病有方,求诊者接踵而至,甚至还应邀前往天津、上海等地出診。


梁启超患病便血,曾赴协和医院检诊。洋医断为肾上有病,必须手术切除。梁启超放心不下,躯车前往萧府求诊于龙友先生。


因梁启超与萧龙友交往较深,切脉后萧龙友直话直说,“阁下肾上无病,不可轻信洋医的话,应该慎重行事,长服我所开的中药,定会痊愈。”


令人遗憾的是,梁启超坚信西医,仍然坚持去协和医院手术,结果,一位历史上的风云人物,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经病历解剖,梁先生的肾毫无病变,完全健康。


梁启超之子梁思成教授于治丧时,在訃告后所附梁启超传略中,特别将父亲治疗的全过程进行披露,为父亲死于庸医之手,十分愤怒和痛心。


梁启超的不幸去世,用事实证明萧龙友诊断准确,妙手如神,在京城为之轰动。


家住北京皇城根的陈同孙先生,他的夫人因产后虚弱,病情十分危急,令很多医生束手无策。几经打听,方知萧龙友的住所,请他去家里为病人诊脉。


萧龙友去至陈府,为病人诊脉之后,尚未处方,夫人正在读书的堂妹骑自行车从学校归来。听说“息园老人”在为堂姐诊病,便由母亲陪着,顺便请萧大夫给自己诊断一下。


萧龙友给这位小姐诊脉之后,默默不语,陈同孙请萧大夫客厅休息。


萧大夫趁客厅没有旁人,就很轻声,又很肯定地说,“尊夫人的病,别看十分严重,几付汤药,就可康复。只是尊夫人令妹的病不大好治,恐怕过不了八月节……”


陈同孙不但吃惊,还觉得奇怪。追向萧大夫这是为什么?

萧大夫非常认真地说,“可惜呀,已经晚了。体内的淤血,药力已打不开了。”


送走萧大夫,陈先生不仅半信半,疑,还特别想不通。一个卧床不起,已经奄奄一息的病人,好像一个钱的事都没有 ;  一个还在骑车上学,跳跳蹦蹦的女子,倒说成十分危险,这不是开玩笑吗?


可是,这个结论居然出自一位京城名医,德高望重的萧龙友大夫之口,又如何可以不信?


当炎夏来临,学校放假,已是卧床不起的陈夫人,在萧大夫多次诊治处方服药后渐渐好转,而那位骑车上学的姑娘,却在假日中渐渐面黄饥瘦,秋季开学时,已经病卧床头,什么灵丹妙药都无济于事,不久就结束了短暂的人生。


有位英国籍的老太太,慕名前来求诊于萧龙友。她已有很多天不能进食,茶水也无法咽下。


萧龙友切脉之后,一言不友,用他那双锐利的眼睛,仔细观察这位英国老太的神色。英国老太也眼巴巴地望着萧大夫,像一位罪犯等着法官宣判一样,等着萧大夫说出她得的什么病。


萧龙友已经确诊,英国老太患的是“噎嗝”(食道癌)。病人既不能咽下茶水,服药怎么可能?


萧大夫思考良久,“死马当着活马医”,想出了个闻药的办法。叫病人回去后,把药熬开即用鼻子在药罐上闻其气味,一日数次,使其通过鼻腔感受到药力的效果。


英国老太遵照吩咐,居然很灵验。三天后,就能逐渐进食。这位外籍老太太千恩万謝,还表示要把中医的奥秘介绍到她的国家,让更多的人知道中医、信服中医。


事后,萧大夫对大家说,“闻药”治病之法,是出于不得已而为之,被逼出来的,居然成功了!


萧龙友凭着自己的精深医术,妙手回春,不仅誉满京城,周边省市的病家也慕名而来。


萧龙友为人治病,素以诊断准确、治疗有效而为世人所敬。


为治病救人,见微知著,言行合一,从不虚吹。能治者则治,不能治者,实话实说。他曾为袁世凯、孙中山、段祺瑞、吴佩孚等名流看过病。在这些呼风唤雨的人物面前,他依然是位治病救人的医生,1916年5月27日晚,萧大夫用过晚餐后,正在查阅书籍,这是他多年来养成的生活习惯。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传来,家里人开门迎客,原来是袁世凯派人来请萧大夫为他诊病。


萧龙友心里清楚,这位做着皇帝梦的袁世凯,一定病得不轻。他知道,57岁的袁世凯,身体一向健康,每晚上还喝一杯参茸酒。怎奈何内忧外患,心力交瘁,眼见皇帝梦破灭,身体衰弱得十分励害。


对臭名昭箸的袁世凯,萧龙友虽无好感,但出于一位医生救死扶伤的责任,他很快随来者赶到袁世凯住处。这时,京城老中医刘竺笙已经给袁世凯诊过脉了,萧龙友诊脉后,两人交换了一下眼色,深知袁世凯在却难逃。萧大夫先开了一个处方,沉思良久,又在另一张纸上写了一行字 :  “得病之时,口渴胸闷,小便濒濒,身体日渐赢瘦,针药罔效”。意思是袁世凯的病,打针吃药已无回天之力了。


然而,袁世凯家人并不死心,又请来一些江湖郎中胡乱诊治一气,结果仍无济于世。6月6日,做了83天短命皇帝的袁世凯终于一命呜呼!


事后,萧大夫说,袁世凯内外交困,走投无路,在举国上下一致的声讨中,哪里还能活下去?而他所患之病又必须静养,袁世凯又怎能静得下来?他的死也是命中注定,气数已尽了!


1924年11月,孙中山因国家大计北上,病情日趋严重,饮咽不能,请了众多医生均不能断其病由。


1924年12月31日,由于病情加重,在专人护送下到北京诊治。先经德国医生会诊,认为是肝脓肿,治疗了十几天,并无好转迹象,反而出现黄疸征象。


经友人介绍,由萧龙友、施今墨先后用中药治疗后,孙中山先生的病症明显好转,一时当着喜讯发布。然而萧龙友判定孙中山先生的病根在肝,病史至少已有1O年。萧龙友客观地对宋庆龄说 : “先生已病入膏肓,不是汤药所能奏效的。”


1925年1月26日,在协和医院进行手术,发现中山先生“肝部坚硬入木,生有恶瘤”,术后活体标本病理诊断是肝癌,证明萧龙友诊断无误,一时社会为之轰动。


有一次,从天津回北京的火车上,萧龙友巧遇朋友邓云乡的家人,闲谈中,说到邓云乡的岳父有一内弟,才十二三岁,居然得了一种气喘哮吼的怪病。据说看了不少的医生,还包括当地名医,甚至外国专家,都不见效果。萧龙友答应回北京了,一定去看看。


事隔不久,萧大夫去到病家,诊脉之后,开了方子。其中的主药为细辛,特别嘱咐家人,药要一点一点喂下去。


没曾想,药一下肚,病人就大汗淋漓,烦躁不安。这药还继续喝吗?一家人没了主意。最后由母亲作主,将药一点一点全部让病人喝下,不一会儿,病人呕吐不止,吐出的全是绿萝卜一样的浑状物,此后,病就奇迹般地好了。


诊脉处方,有啥说啥,不遮不掩,这就是京城名医萧龙友的作派。


东北军阀张作霖的母亲身患重病久治不愈,这位能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帅”,面对老母亲的疾病却束手无策。


母亲听说北京有一位“医中圣手”萧龙友,指名要萧龙友为她治病。张作霖不敢违抗母命,特派副官处长专程赴北京迎接萧大夫,并在列车上挂了一节花车(专用车厢)。到达沈阳后,萧龙友精心为太夫人诊断,原来患的是老年气血两虚的弱症。只半个月时间,太夫人的病就逐渐康复。太夫人十分感谢,临别时,要张作霖以重金相酬,张作霖遵从母命,厚赠了萧大夫一笔巨款。


萧龙友未曾推辞,如数接纳。


事后萧龙友对朋友说,“张大帅取之于民的脂膏,我用之于办医学,造福于人民群众,这叫受之无愧,用得其所。”


微信图片_20231225170352.jpg


花某花某才高八斗 【吴**,187****7204】
全部回复39 显示全部楼层
胡平 发表于 2023-12-25 18: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沃家 发表于 2023-12-25 18: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寒冬 发表于 2023-12-25 19: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分享!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好友好 发表于 2023-12-25 20: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萧龍友,中医文化传承世家。中医中药,中华瑰宝,世界享用,耀我中华。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开心过好每一天 发表于 2023-12-25 20: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来自: iPhone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哥本并不帅 发表于 2023-12-25 20: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示羊人王 发表于 2023-12-25 20: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了京城四大名医,萧龙友老先生的故事。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瑜儿 发表于 2023-12-25 20: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珍爱 发表于 2023-12-25 20: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管理员

热门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