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龙门阵》潼川古城 风云录(8)
邹 开 歧
烈士鲜血洒牛头
浩然正气壮梓州
常言说得好,“鳥无头不飞” “蛇无头不遄”。任何一个群体,无人领头,就会是“散沙一盘”,成不了气候。
按规矩,张天汉、黄天元、李绍华是从事地下活动、组织和发动群众。不到火燃眉毛的关键时刻,均不能抛头露面。
柳池井那场抗粮、抗捐、抗债的“三抗”斗争,农民和盐井上的工人已经行动起来了。如果没人出来领头,又怎么能打下团总刘公辅的嚣张气焰,确保这场“三抗”斗争的胜利?如果这场斗争搞砸了,让参加暴动的农民和工人丧失了信心,今后的群众工作咋做?张天汉和黄天元、李绍华不得不挺身而出。其结果,不但让这场“三抗”斗争获得胜利,而且大长了农民和盐业工人的志气。
天底下的事情,没有那么多的“一帆风顺”,更何况这还是一场改天换地的革命。正如老百姓说的,“一笼树儿难免有几根弯起长的”,“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皆因受到左倾错误路线的影响,使得这次暴动未能按计划进行。
1933年1月25日夜晚,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三台伪县府秘密出动保安队近百人,身背快枪马刀,兵分两路于神不知,鬼不觉地向三台北路的柳池进行突然袭击。就在次日拂晓,包围了张家湾、石缸湾。中共北区区委张天汉、王光林、胡继瑗和省委廵视员李绍华、黄天元因一夜开会议事,未来得及撤离,不幸被捕。
三台北路地区的中共地下党组织和工农积极分子豈能善罢甘休!中心县委正在想方设法打通各路关节进行营救。当地群众在押送张天汉等革命同志进县城必经之路的高埝场,聚集了500余人,准备拦路劫走被捕的革命同志。
被五花大绑走在押送队伍最前面的张天汉,见此情景立即用眼色暗示 : 此举不妥,“鸡蛋碰石头”的事不能干。他心里明白,凭几把莱刀和拳头,怎么也敌不过全副武装的保安队。在场的乡亲,只好含泪目送张天汉和几位革命同志上路。
在獄中,敌人软硬兼施,毒刑用尽。我们的张天汉和几位革命同志严守党的机密, 视死如归,坚贞不屈。充分表现出共产党员铁骨铮铮,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崇高品质。
敌人在一无所获的情况下,恼羞成怒,决定对张天汉等施以极刑。
1933年3月1日,在敌人面前英勇不屈的共产党员张天汉、李绍华、黄天元、王光林被押往牛头山下的刑场。
张天汉领头沿街高呼:“打倒烂军阀田颂尧!” “苏维埃万岁!“ “中国共产党万岁!”
面对凶恶的敌人,张天汉连中三枪,仍然像巍然屿立的牛头山,昂首挺胸,两眼直视着刽子手! 这一切,告诉人们,共产党员张天汉,是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
这年五月,国民党反动派,又在凯江的南桥头,残酷地杀害了共产党员胡继瑗,并抛尸于江中。
当时的中共四川省委获悉后,即刻派员来三台邦助中心县委和北区区委总结经验教训,安抚烈士家属。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革命自有后来人。
三台中心县委继续发动群众,组织武装斗争,打击敌人嚣张气焰。在盐亭组织兵变,成立了“川北红军第二路游击队”,以山高沟狭,群众基础好,军事上回旋余地大的盐亭龙潭地区为根据地。同时,在张天汉等同志建立的根据地一一三台会龙场加强党的组织工作,将会龙场作为扎在田颂尧统治区的一颗钉子,更是控制田颂尧三台至绵阳的前沿阵地。
龙门阵接到摆一一
探军情钻入敌心脏
打胜仗人民受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