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三台在线

搜索

房价涨跌形势基本清晰?2022年楼市不要再“误判”,国家已表态

  [复制链接]
Lesky 发表于 2021-8-23 19: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自古以来,几乎人人都向往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能力。

即便是身处房地产领域同样也不例外。在十几年前,有多少人因为看低房价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悬殊。

同事小张就是一个再好不过的例子。

09年时小张身居四线城市,有了与女朋友结婚的打算,娘家人要求小张必须有房。而当时的房价水平在3000元/平左右,一套98平三居室大约需要29.4万元。

不过小张身边的朋友却对楼市存在“误判”,他们劝说小张不要着急买房,后期房价肯定会跌。小张的领导也说,买房一定要谨慎,毕竟现在才刚刚工作,不妨先稳一稳,以后有的是机会。最终小张被游说成功,决定三年之后再做打算。

可刚到2011年小张就后悔不已,小张所处城市房价三年时间一跃涨至7000元/平。当时小张已经有些力不从心,更困难的是,由于当时开发商炒房火热,只允许全款购房。

二手房市场更是混乱不堪,原本100万挂牌的房子,在“炒房热”的热潮下,挂牌价一度升至200万,即便如此许多卖家也不愿卖房。

由于小张当时听信朋友们的“误判”,最终使自己付出了代价。当初花30万买房的人,如今房子已经升值至100万,而自己手中的30万存款却依旧是30万,只不过多出几千元的利息而已,与巨额的房产增值相比,近乎天壤之别。

现实中类似于小张的例子比比皆是。

如今国家针对楼市调控愈演愈烈,截止至今年7月底,国家针对楼市调控已经超过350次。在如今“三限”政策的强力监管下,再像以前“钻空”买房的方法已经行不通。许多人不免会问,今后房价涨跌如何,还适不适合买房呢?

对此房价涨跌形势已经基本清晰,2022年楼市不要再像小张朋友们这般“误判”,国家已经表态。

关于房价涨跌的问题,其实住建部早已定调。2021年伊始,住建部部长王蒙徽曾在接受专访中提到,未来楼市发展要以健康平稳为主,不断构建并完善房地产长效机制。与此同时,二手房市场也迎来大调整,定价权收归国有预示着我国二手房市场即将掀开新篇章。在针对新房与二手房双管齐下的作用下,相信二者对于稳房价与稳预期的目标很快就能实现。

其次是有关刚需买房的问题

许多网友在问,在三五年内刚需适不适合买房上车呢?

18年时央行委员樊纲曾提出买房“6个钱包”理论,即未来人们买房需要掏空家庭6个钱包才能够实现。但许多专家学者认为,樊纲的观点实则在建议大家啃老。

直到今年上半年樊纲才出面澄清,当时提出“6个钱包”的理论只是在陈述一种事实,现阶段的年轻人在不借助家庭帮助的情况下凭借一己之力买房几乎成为不可能,通过借助家庭的力量买房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

不过话又说回来,樊纲所提出的这一观点从侧面表明建议早买房,在笔者看来其实并非如此。

众所周知,去年我国楼市迎来寒冬,进入2021年后房价有所回暖,在疫情影响下世界经济已经受挫。各国纷纷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欧美各国“疯狂印钞”的同时,全球接近90%的国家房价纷纷迎来上涨。

所以从通胀保值方面来看,尽早买房的确无可厚非。到国内却远非国外能比,我国虽在一定程度上受全球输入型通胀影响,但在三道红线以及限贷令的双重作用下,房地产行业并不能够掀起多大风浪。所以对于刚需购房而言,理智是关键,早买晚买还要视自己的真实情况而定。

持有房产的长期问题

房产是否该长期持有,取决于其投资回报率如何,而投资回报率是由房价增值与租赁收益所决定的,同时还要将物价水平、折旧以及各种需要缴纳的费用等考虑在内。

中泰证券专家李迅雷分析得出,目前我国房产的持有成本率普遍在9%左右,而在租金方面的收益率只有3%,所以对于预防人群而言,只能通过以租养贷的形式去对冲持有成本损耗,起到的也仅仅只是缓解作用。

不仅如此,如果后期房产税与空置税纷纷出台,房产的持有成本仍将继续增加。所以对于未来的购房者,仅有一套房产用于刚需自住足矣,不然多余的房产就要额外缴纳房产税、空置税等各种税费。届时人们可能“有心买房,无力还贷与缴税”。
来自: iPhone客户端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论坛元老

热门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