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三台在线

搜索

打谷的今昔

  [复制链接]
任必前368867 发表于 2023-9-5 10: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本帖最后由 任必前368867 于 2023-9-5 10:06 编辑

朋友,你曾打过谷子吗?你会打谷子吗?我却是十六丶七岁就精通了栽秧打谷和地里的各种农活,算是苦难的人儿早历炼吧。
有一句农谚:“麦到立夏死,谷到秋天黄"。处署已过,白露将至。目前川西北应是打谷的季节。我老家系重庆辖地,因各地的气候特点和耕作时间,原川东农村也有两句农谚叫:"秋前十天无谷打,秋后十天满田黄"和“处署不弯头(谷穗),割去喂老牛"。所以川东地区的稻谷在现阶段早已收晒完毕,连谷草都晒干上树了。
说到打谷,凡农民皆知,几十年前完全是手工操作,一架柈桶,一张挡席,几把镰刀五个人就成了一个打谷组合。初到三台时,见三台农民也用手工打谷,但柈桶内却少一物件一一打架(打谷的配件工具),所以“禾把子"就只能在柈桶两边的墙板上甩打,既要费力一些且脱粒较慢,就认为这不大"科学"。川东地区打谷除柈桶外,还有一种物件,那就是前述的“打架"(也有人叫谷架子),它由柏木做成,上下各一根直径约二寸的横杠,两边是夹板,中间横穿五根木条,间距为1.5寸左右,谷架子呈微拱形,上横杠与柈桶的长度略长,两头都有半边缺口,卡在柈桶的边沿上,下横杠长度为上杠的近半,落于柈桶底部。这样,禾把子甩打在谷架上既省力且脱粒较快,(因打架有空隙下面有空间)打一下顺势稍朝前一送,减少了谷粒的抛撒。
以往的打谷,无论柈桶内有无打架,在改革和科技发展的今天,老式的打谷手段都不科学了,也过时了,昔日的柈桶丶打架丶镰刀等物也即将全面退出历史舞台。你看农民收稻子有了收割机,一台收割机可取代上百人的辛苦劳作,也不会抛撒谷粒,实为农民的好帮手,使我佩服和羡慕。
愿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永远政通人和,以民为本,迎来农业科技发展一个又一个的春天。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全部回复12 显示全部楼层
【川小子】 发表于 2023-9-5 15: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任必前368867 发表于 2023-9-5 16: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您也打过谷子吧?谢谢!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任必前368867 发表于 2023-9-5 17: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爱吃葡提老师也打过谷子吧?谢谢!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寒冬 发表于 2023-9-5 17: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这地方就没有打谷的架子,就是直接在柈桶板上拍打的,还是现在机器收割好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十月天 发表于 2023-9-5 20: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人生之旅Z 发表于 2023-9-5 21: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很少人工打谷了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心田(蒋) 发表于 2023-9-6 05: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任老师的文章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当初打谷子这一劳动场面。
   心田也参与过这个劳动!大集体的时候,因为人小,只能做做抱把子递把子之类活,后来包产到户之后,自己变成了主力——挥舞镰刀割谷子了,不过包产到户那会儿,基本上已经有脚踩式脱粒机了。
其实,想想农民真的不易啊,一辈子靠天吃饭,即使是丰收在望了,还得靠老天爷帮忙才行!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任必前368867 发表于 2023-9-6 06: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心田老师肯定记得《悯农》吧?农民确实不易啊!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开心财主 发表于 2023-9-6 08: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是见过。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论坛元老

热门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