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三台在线

搜索

《三台龙门阵》家风故事(10) 龙飞凤舞的传世密码

  [复制链接]
花生 发表于 2023-12-21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三台龙门阵》家风故事(10)

龙飞凤舞的传世密码

邹   开  歧


管人的高官不当,偏要当医生医人

          

光绪二十三年(1897),萧龙友考中拔贡。殿试后,充任八旗教习,这可是让很多人眼热的“肥缺”。在很多人眼里,给皇宫贵族的子弟当老师,用不着想方设法套近乎,就能同朝庭里的高官显贵搭上关系,还会少了自己的好处吗?


微信图片_20231221155147.jpg


萧龙友這个人,真是有点捉摸不透。


说他不聪明吗,这是冤枉了他。


在尊经书院攻读期间,两位导师及书院院长,担心他因为领悟岐黄之奥,颠倒了主次,影响了学业。一次科试时,用心良苦地在偏、难、深方面下功夫。目的是想让每次考试得第一的萧龙友,知道学海无涯,还有很多知识没有涉及,才好专注于词章的深造。


科试的题目是《海赋》,还特别要求,全文避免带“水”旁的字。这确实有点为难答题人,分明是写海,文中又不能有一个沾“水”的字眼儿。


导师们等着看他这一次考试失利的样儿,学友们一个个暗地里为萧龙友捏着一把汗。


萧龙友不慌不忙,不急不燥,同以往考试答题一样,成竹在胸。


当时,中国的海口已经通商,西方文化从海上传入中国。萧龙友则以新学入赋,一气哈成。当场朗诵,铿锵入耳,韵味十足,堪与古赋比美,更绝的是,全文没一个带“水”旁的字,却句句关乎于海。这篇文章成为尊经书院压卷之作。如果说萧龙友不聪明,行吗?


说他聪明吗?也未必,因为他所作所为,在很多人眼里,就觉得一点也不聪明,还有点儿傻呼呼的。


他担任八旗教习期间,同宫廷里的高官显贵,低头不见抬头见,居然不晓得与他们套近乎,还做起一副不卑不亢的作派。脚下就是升官发财的台阶不愿上,依然是一面教学,一面钻研医学。宁可以京城的名医往来,也不肯向王公贵族靠拢。


当时正值义和团起义,八国联军攻破北京。兹禧太后与光绪皇帝怆惶西逃,萧龙友不但不跟随相伴,却自寻生路,被乱军抓去当差做苦工。


战乱平息,按照朝廷惯例,萧龙友分赴山东候补。赴任前,偕同夫人前往武昌,向担任县令的父亲萧端澍辞行。


父亲告诉龙友,“今后湖北、四川两地家人能否仍如以往那样团结友爱地一代一代传下去,就要看你能不能起到表率作用了”。


龙友及夫人向父亲表示,决不辜负父辈的厚望。


到了山东,萧龙友先后担任济阳、淄川知县。


当时正值变法维新开始,行新政,废科举。山东省会决定设立高等学堂,萧龙友主动争取为学堂草拟章程,并兼任教习。


办理教案的过程中,同主张办洋学的外国神甫作斗争,深得人民厚爱。


出巡时,常为百姓治病,民间传为好官。


1914年,萧龙友奉调入京。历任北洋政府财政、农商两部秘书、府院参事等职,还被内务部聘为中医顾问。


工作之余,仍然悉心研习医药。


当时,北京城里很多人前来找他看病。相当于公安部长的部兵统领,开着敞篷汽车来接他去给袁世凯进行诊断。鉴于萧龙友独具深厚的中医理论造诣,丰富的临床行医经验,内务部及卫生主管机关多次聘他为考试中医襄校委员。


萧龙友进京后,先入住东裱褙胡同(今古观象台处),又迁到红罗厂,再迁入头发胡同,均为租住。1921年于西兵马司胡同22号(现59号),建一寓所。


萧龙友进京七年,终于有了自己的住宅。从此,一家老小才算定居京城。


老家三台的公寓仍然保留,这是先辈创下的家业,也是他青少年时期学习、生活及人生的成就之地。他要将这座老宅作为传世之宝,作为萧氏家族的根基,交由侄子辈看管和居住。其目的,是让萧氏家族的后人回川寻根,居有定所。


1999年夏天,我将出版的《绵阳古今名人选》(其中有我所写《京城名医萧龙友》)送去萧公馆,表示对提供资料的萧龙友侄儿一家致谢。正好遇上了从台湾回来寻根的萧世秋,她说,“多亏大爷爷(萧龙友)留下这座公寓,让天南海北的萧氏子孙,知晓我们的根在三台!”


已知天命的萧龙友,不但手握重权、实权,还多权在手。真个是要发财,有财路 ;  要升官,有台阶。萧龙友本应施展拳脚,光宗耀祖,他却另有想法。


几十年的官场生涯,萧龙友对官场腐败及时弊已经看透,感叹自己致力“医国”,面临的则是政局动荡,民贫国弱。置身官场,却不能救民于水火。浮沉宦海数十年,却于国事无济,四顾茫茫,不知所措。


妻子饶氏见夫君心事重重,茶饭不思,就对他直言 :“既不能出所学以医国,何不行其术以医人?”


于是,萧龙友毅然抛弃官职,正式开业行医。“以医为隐”,将萧家寓所改为“息园”,自号“息翁”。为了表示不再参与政治活动,自撰《息园医隐记》刻于扇骨,以述其志   :  


人必无所显而后得为隐。余显乎哉?余志在医国,浮沉宦海数十年,于国事毫无济,即以名位论,不过一中大夫耳。况当叔季之世,并此亦不可得耶?四顾茫茫,行藏莫测。内人告知余曰 :  “子非深于医者耶?既不能显达,出所学以医国,何不隐居,行其术以医人。倘能舍彼就此,我闻医亦大夫也。医虽小道,亦自利利他之道也。如果是,吾将与子偕隐而终老”……


这段文字反映了萧龙友对医生这个职业“自利利他之道”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他悲天悯人、治病救人的人文情怀和远大抱负。还反映了萧龙友与饶夫人和睦相处,用现在的话说,即是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必定有一位善良贤惠、志同道合的女人。


还有一个历史事实,1928年,民国政府南迁,凡是随同前往的,均官升一级,唯独萧龙友弃官留京,“以医济世,不恋荣利”。履行他“不为良相为良医”的为人准则。


据萧大夫的后人透露,《息园医隐记》一文,还邀好友著名画家齐白石作了《医隐图》,此图珍藏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刻有《息园医隐记》的扇骨,现珍藏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



花某花某才高八斗 【吴**,187****7204】
全部回复18 显示全部楼层
寒冬 发表于 2023-12-21 16: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分享!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示羊人王 发表于 2023-12-21 17: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了京城四大名医萧龙友的故事。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胡平 发表于 2023-12-21 18: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道了知道了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背着快乐行走 发表于 2023-12-21 19: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记住啦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陈永翠 发表于 2023-12-21 20: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道了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檐下初逢 发表于 2023-12-21 20: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保持沉默 发表于 2023-12-21 20: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瑜儿 发表于 2023-12-21 20: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邓金莲 发表于 2023-12-21 20: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已阅读,谢谢分享。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管理员

热门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