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三台在线

搜索

《三台龙门阵》家风故事(9) 龙飞凤舞的传世密码

    [复制链接]
花生 发表于 2023-12-21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三台龙冂阵》家风故事(9)

龙飞凤舞的传世密码

邹    开   歧


清同治九年(1870年),二月十三日,是一个很不平常的日子。萧家大院,喜气盈门。一个新的生命,从母亲的脐带分娩出来,哭声传至大熊猫栖息地的上空,让茂林修竹告知天下,“我来了!”


这个新的生命,就是由江西萧氏入川后的第三代,被誉为“京城四大名医之冠”的蕭龙友。


潼川古城萧公馆,记录着他的故事。


微信图片_20231221155147.jpg


咱们三台这方厚重的文化热土,就是京城名医的“发射基地”。

一百三十年前的“逆行英雄”


一说起“逆行英雄”这个词儿,我们的眼前,就会出现白衣天使奔赴湖北、武汉抗疫前线,面对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冠状病毒,不惧个人安危,救死扶伤的英雄壮举!


当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赞美今天的逆行英雄时,自然而然地会怀念历史上不惧个人安危,与死神较量的生命捍卫者。其中就有13O年前,从三台这方士地上走出去的逆行英雄萧龙友!


萧龙友何许人也,怎么又与三台县扯上了关系?


当然有龙门阵可摆。


历史上有“孟母三迁”。


孟母的三次搬迁,是为了给儿子找一处读书的好环境,其结果,只培养了一位名列经史的孟子。


萧氏家族的“三迁”,是为了给一家人找个兴家立业、养儿育女的好环境。其结果,远远超过了“孟母三迁”。而且是连续六代龙飞凤舞,一代胜过一代。


巜三台龙门阵》要奉献给各位读者的就是:


萧氏家族连续六代,一代胜过一代一一龙飞凤舞的传世密码!

           

一家人,该在哪里落脚谋生,自古以来,都有其前因后果。祖籍原本在江西太和的萧聚泰,人称聚泰公。辛辛苦苦一辈子,得来的结果,也只能是紧紧巴巴过日子。


俗话说,“猪朝前拱,鸡朝后扒”,人活在世上,谁又不想家兴业旺,人兴财发呢,这位聚泰公是个脚踏黄土地,胸中有希望的人。种田是一把好手,经商是一位能人。农忙时节,裤脚一捞,袖子一撸就下田。农闲时,衣冠整着,商海闯荡。虽然赚钱不多,却长了见识。当他听说物华天宝的四川,不仅水肥土美,出产丰富,还是一方人才辈出的风水宝地,就带领全家老小爬山涉水,迁居大熊猫的栖息地,以茂林修竹名天下的雅安。


萧聚泰一家,因为从江西太和迁入天府之国的四川之后,开始时来运转,好运连连。


父辈们勤扒苦做,辛勤耕耘于田头地里 ; 儿孙们克苦用功,品读诗文于书斋。得来的结果是,儿子萧鸿吉于清朝道光乙酉中了拔贡,官居雅安教谕,主管教育。萧鸿吉的长子萧端澍,也就是迁入四川的第三代,好学上进,学有所成,于清光绪十四年中了举人,赴湖北大冶、枣阳担任知县。因政籍显赫,升任直隶(今北京)知州。


萧端澍夫妇的杰作一一萧龙友来到人间,萧氏家族的主心骨及其重心已经移至三台县鲁班镇。


萧聚泰同夫人康氏,因经商作买卖,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慧眼观风水,精心识宝地。见三台鲁班镇不仅地处“成都官道”,且人文景观奇特,不只是一处开展商贸活动的黄金口岸,还是居家度日、养儿育女的一方福地。


民间有句常用语,“从小看大”。


萧龙友出生于雅安,但成就萧龙友的人生品格,是东川沃土的梓州大地。


萧龙友在鲁班镇读书之余,最喜欢去自家开的药店辨识药材,最喜欢听街头巷尾人们津津有味地讲述鲁班故事。在他少小的心灵,不仅烙上了“匠心”的印记,还铭刻着古郪道上的历史记忆。


萧氏家族入川第三次迁居,选中了三台县城南的方家街。大兴士木,建造寓所。


风华正茂,青春焕发的萧龙友,将第一次走出家门挣得的十八两银子寄回萧家公寓。


萧家公寓的长辈们,见龙友小小年纪就外出挣钱,却高兴不起来。在外为官的父亲萧端澍得知这个消息,马不停蹄地赶回三台,找到在外干事的萧龙友。


在萧氏家族供奉先祖的堂屋里,萧端澍非常严肃地指着萧龙友的鼻子说道,“我们萧家养儿育女,不仅仅是为了你能自食其力,盘家养口。也不是任其你成为一条能钻木头的虫,是要让萧家的儿成龙,女成凤。为国家培栋梁之材,为家庭育顶梁之柱。凭你这点儿浅簿的知识,瘦弱的身躯,成得了大器吗?“


萧龙友在父亲的敦促下,入成都尊经书院读词章科。当时的两位知名大儒一一四川的廖季平先生、河北的王树人先生均在书院任教。


常言说得好,“名师出高徒”。


萧龙友是一位自律性很强的人。无论严寒的冬天,早上起来,白头霜像铺在地上的盐巴 ; 还是酷热的夏日,晒得大地擦根火柴就能点燃 ;无论暖意融融的春天,还是清凉爽心的秋季。第一位早起,在校园内捧卷晨读的是萧龙友 ; 每天晚上,大家都睡了,仍在挑灯夜读的,依然是萧龙友。除经史之外,凡有益今后作人立世的新学、海外舶来之品,也多有涉猎。


萧龙友懂得起,读书是为自己的智商做加法,是通向成才之路的阶梯。书院每次考试,都是他名列第一,经常得到赏银。


一天,正是午饭时间,在饭堂吃饭的老师和学友们不见萧龙友踪影。以为他还在攻读诗书,忘记了吃饭时间。


学友们四处寻找,发现他在寝室里流眼抹泪痛哭不止。问其原因,是他得知母亲身患“血崩”久治不愈的消息,身为人子的他,对给予了自己生命的母亲,重病缠身怎不心痛?


在以后的日子里,一心要为母亲敬孝的萧龙友,经常去书院附近的药店请教和辨认药物,以便买得良药为母亲治病。就这样,对医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攻读史书词章之余,萧龙友细细地研读《内经》、《难经》等古典医著,渐渐地领悟岐黄之奥。


1892年,川中霍乱流行。这场温疫的高峰期,成都一天死亡人数高过数千。曾有文字描述 : “街头一片凄凉,棺木售卖一空,人心惶惶,路断人稀,店门紧闭。”


很多医生惧怕传染,不是远走他乡,就是闭门不出。


正在尊经书院求学的萧龙友,置个人生死于不顾,挺身而上。虽然他不是医生,为了救人于水火,约同与自己深交,又热心医药的学友陈蕴生一起,沿街巡治。还自己动手,用中草药熬汤分发给病者服用,使得很多人得以转危为安。


萧龙友的这一举动,不仅博得病家感谢,也受到书院师长及学友的称颂。


一场瘟疫,不仅折射出萧龙友救死扶伤、知难而上的作人品格,也让刚刚领悟岐黄之奥的萧龙友展露了头角,更让我们认识了130年前,在威胁人们生命安危的疫情面前,从三台这方士地上走出去的、作为“逆行英雄”的萧龙友!


花某花某才高八斗 【吴**,187****7204】
全部回复32 显示全部楼层
示羊人王 发表于 2023-12-21 17: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邹师爷的龙门阵,让大家了解了三台著名人物,肖家的故事。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杨柳春风 发表于 2023-12-21 18: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蜜蜂 发表于 2023-12-21 18: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胡平 发表于 2023-12-21 18: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厉害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21 19: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台名人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周菊华 发表于 2023-12-21 19: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山的那边还是山 发表于 2023-12-21 20: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陈永翠 发表于 2023-12-21 20: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三台名人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保持沉默 发表于 2023-12-21 20: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台的名人!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管理员

热门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