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龙门阵》话说三台人(4)
邹 开 岐
梓州大地好风水 朝朝代代出忠良
常言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古梓州,今三台,因地灵而人杰,是一方出忠臣良将的神奇士地。
二十年前,我曾写了《梓州清官谱》,在报纸上连载,可惜没有载完。因为,咱们三台这方土地上,朝朝代代出的清官特多。我,就那么几滴滴墨水,没有写完!
今天的《三台龙门阵》我就接到摆,出至咱们三台这方土地上的清官。
需要说明的是,我给各位介绍的,也只是很少很少的一部份。
据我所知,在中国历史上,有清清白白为官,正正派派作人,为官一任,毫毛无犯,深受百姓拥戴,朝庭嘉奖。年老离任时,全城百姓夹道欢送,尾随数十里不肯离别的东汉永昌太守,他的名字叫郑纯。
有到任后严励打击地方邪恶势力,扶贫济困,减轻赋税,让人民安居乐业,老百姓将他的事迹编成歌谣来唱。去世时,老百姓自发地为他修了祠堂,作为永久祭奠,他就是东汉洛阳令王涣。
有重视农垦、倡导办学、不畏强暴、刚直不阿,宁可回乡隐居,也不与贪婪、阴险的皇亲国戚同流合污的东汉越嶲郡太守冯颢。
有因学识渊博而知名,看清主子不贤,拒不接受封赏的西晋蜀郡太守王长文。
汉晋南北朝时期,还有王堂、王商、王化、王崇、王振、王甫;更有郪县李氏家族的李毅、李邵、李邈、李秀……,都是载入史册的一代忠良。
唐宋时期,诗仙李白的老师赵蕤,曾在长坪山琴泉寺的赵岩洞,写了一本教人怎样为官的《长短经》。
有智勇双全,守节仗义,名载巜旧唐书.烈女传》的崇义夫人。
宋代,不仅有名垂青史,被历代文人墨客颂扬的“潼川三苏”。更值得大书特书的,是刑部尚书姚希德。担任金部郎官时,朝廷耗巨资大扩宫宇,他竞敢直谏皇上,应“移此不急之需,以实军储,以厚民生”,意思是说,将这些可修可不修的宫庭楼阁停下来,用这笔钱来解救百姓的燃眉之急。还请求增设给老百姓办实事的“惠民局”。
还有为官在朝,为皇上献良策;到了地方,谨守职事,不受贿赂、爱民如子,民间称为“贞臣”的宋代刑部尚书吴泳。
元代,还有载入史册的“忠孝御史”赵成庆。
有敢于秉书直谏、批评朝廷玩弄政令而闻名的明朝官员张翀。
大清朝,咱们三台出了一位,为保卫祖国疆土不容外敌侵犯,血洒疆场的“三朝名将”谭行义。乾隆皇帝特封谭行义为“荣祿大夫”,封其妻为“一品夫人”,并钦赐修建谭氏宗祠,就是咱们三台学街的谭家祠。以昭彰其功德,缅怀其忠烈,还赐良田好地若干……!
民国时期,咱们三台,有47700多儿女奔赴抗日前线,当时,十七、八位三台人中,就有一人上前线打日本鬼子。
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一批又一批的三台儿女,付出了鲜血和生命。
新中国刚成立,就有两万三台儿女,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
出生于我县三元镇的白衣天使严淑贞,于上甘岭战役中,为抢救伤员壮烈牺牲,被授予“革命烈士”称号。
还有克敌制胜“三连炸”的“反坦克”英雄李光禄;
还有抗美援朝血战上甘岭,特等功臣二级英雄王合良;
还有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爆破英雄杨太忠;
还有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斗英雄王庆容;
还有对越自卫还击作战英雄康继祥;
还百“维和”战士余仕利;
还有……
咱们三台人,认定了的事,就认认真真地做好,决不拉稀摆带,偷工减料,被称为东方金字塔的鲁班水库主坝可以作证;咱们三台人修的百里渠、人民渠、武都引水工程三台段可以作证;还有三台境内横跨两山之间的41座渡槽可以作证。
最值得大歌大颂、大抒特抒、大写特写的,是当年为了兴修鲁班水库、团结水库时,几千户“舍小家,顾大家,心中有国家″的搬迁户可以作证!
如果有人要问,三台为何出忠良?
且听龙门阵接到摆一一
此地唯我三台有 华夏忠孝第一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