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龙门阵》
最优美的旋律 源于梓州大地(5)
谨以此文纪念中国作曲界领军人物罗忠镕诞辰100周年
邹 开 歧
中国交响乐 轰动西柏林
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罗忠镕重新获得了创作的权利。
1979年,罗忠镕创作了艺术歌曲《涉江釆芙蓉》,立即在作曲界、理论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并获得高度评价。
面对好评如潮,罗忠镕却以深厚的功力,冷静的思考显示了老一辈艺术家年轻的艺术生命。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港台流行音乐涌入国内,充斥乐坛。罗忠镕与音乐界一批尊重民族优秀传统的知名人士,为中国民族音乐的繁荣,为建立中国现代音乐,并使之赶上世界潮流,进行着十分艰难的进军。
罗忠镕与中央乐团著名指挥家李德伦、演奏家王可忠、盛中国在北京举办交响音乐欣赏讲座,向音乐爰好者系统介绍了上百部中外交响乐作品。使“曲高和寡”走问“曲高和众”。多年如一日,不辞劳苦、不计报酬、不遗余力地传播严肃高雅的音乐作品。将真善美的精神营养通过优美的旋律奉献给广大群众。
1984年,罗忠镕作为中国音乐界的杰出代表,应邀出访澳大利亚进行学术交流。
1985年,荣获“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 奖学金,并应邀赴德从事硏究、创作、讲学达半年之久。在这些日子里,德方于11月4日在西柏林艺术剧院专门为他举办了“罗忠镕作品音乐会”,罗忠镕的夫人、中央乐团歌唱家李雅美女士演唱了艺术歌曲。音乐会还演奏了罗忠镕在德创作的《第二弦乐四重奏》。
于是乎,“中国” “交响乐” “罗忠镕”,成了柏林艺术界的热门话题。一些不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艺术家们,不仅为罗忠镕的艺术造诣和交响乐感到震惊,而且从这些优美旋律中,体味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与传奇,体味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与精深,纷纷将注意力投向了中国。
德国著名音乐家马库斯.尼柯什教授评论说 : “四重奏是一部十分富于创造性的作品,它既有时代精神又不同于西方作品。”
一时间,中国交响乐,轰动西柏林。
德国音乐界评论说: 一个中国作曲家,在号称音乐之邦的德国举行了一次成功的音乐会,这既是罗忠镕个人的荣誉,也是他的国家之荣誉。
罗忠镕获得这些荣誉的同时,心里一直牵挂着一个人。
出访澳大利亚期间,悉尼的一个合唱团演唱了一曲《高山青》。合唱团的组织者、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林昭亮的母亲俞国林女士,将《高山青》这首歌的曲谱赠送给了罗忠镕。
罗忠镕打开曲谱,一个熟悉的名字: 词作者“邓禹平″三个字,出现在他的眼前……
龙门阵接着摆一一
海天永隔故人情